“科学家+工程师”队伍助力陕建高质量发展
“自从去年10月‘高层装配式组合结构新体系及抗震研究’课题签约立项以来,我们和西安交通大学人居学院孙清教授团队密切配合,积极开展高层装配式组合结构高性能创新体系研究及抗震设计关键技术攻关,目前已申报专利1项,发表论文1篇。”3月7日,陕西建工集团—西安交通大学未来城市建设与管理创新联合研究中心(以下简称联合研究中心)办公室副主任赵炳震说。
项目开展以来,赵炳震和同事把工程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提出来,由孙清教授团队立足具体工程为课题开展方向和研发工作“把脉”。这种“科学家+工程师”模式,让技术创新及成果转化更具前瞻性、科学性和可实施性,研发效率更高了。
“我们的4名工程师和西安交大的12名教授、研究生组成团队,希望充分利用组合结构与装配式结构的工程特点,解决传统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自重大、施工复杂等问题,提升装配式建筑全寿命周期性能,推动建筑工业化创新发展。”赵炳震说。
孙清教授和赵炳震博士参与的团队是联合研究中心组建的15支“科学家+工程师”队伍之一。去年8月,联合研究中心面向全国分批发布了12个方向共36个科研课题,涉及装配式建筑、智慧建造等行业前沿,最终15项课题签约立项。目前,各课题组均已组建“科学家+工程师”团队。
“企业工程师提出科研课题、高校等科研机构的科学家进行针对性研究的‘科学家+工程师’模式是提升科研成果转化的有效途径,既能鼓励企业参与技术研究,持续增强创新能力,又能让智力资源精准响应产业链和创新链上的技术需求,将科研成果高效转化为生产力。”陕西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时炜表示。
去年11月,陕西建工集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贵州大学空间结构研究中心主任马克俭签订产学研用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建设马克俭院士工作站,组成“科学家+工程师”团队,研发关键技术,探索和打造集开发、咨询、设计、加工、安装、服务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推动相关技术的产业化发展。
时炜表示,联合研究中心将通过“科学家+工程师”“名校+名企”的新模式,围绕行业重点领域、难点痛点、前沿技术,进行“卡脖子”关键技术攻关,助力秦创原建设。
陕西建工集团打造“科学家+工程师”团队的实践,是我省加强秦创原“科学家+工程师”队伍建设、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的一个缩影。去年,省科技厅制定了秦创原“科学家+工程师”队伍项目方案,设立专项资金支持我省“科学家+工程师”队伍项目。秦创原创新促进中心通过打造“科学家+工程师”队伍,促进储能、机床等产业发展,依托全通实业孵化器建设关于破碎锂电池回收的队伍;依托西安交大成立的液流储能创新中心和西工大纳米能源材料研究中心等,建设全钒液流电池、锂电池相关的研究队伍;依托陕西高端机床创新研究院打造“科学家+工程师”队伍,并结合具体项目,在机床维修再制造及国产替代方向落地新的“科学家+工程师”队伍。
“我们将坚持企业主体、人才主力、市场主导、政府主推,打造包括‘科学家+工程师’、科技经纪人、‘新双创’在内的‘三支队伍’,优化创新生态,推动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为我省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秦创原创新促进中心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