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吴起县大力实施村集体经济重点扶持、典型培育、空壳清零、消薄培强“四大行动”,探索创新政策联动、合股联营、村企联建、劳务联带“四联模式”,助力巩固脱贫成果,赋能乡村全面振兴。2023年,全县91个村发展村集体经济项目189个,各村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以上,其中87个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10万元,收入50万元以上5个村。
一是政策联动集聚发展。坚持把全县农业产业发展与村集体经济项目一体规划、同步扶持,在培育产业中促进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立足吴起山区、川道、涧地土地类型多样的实际,坚持分区域精准布局农业产业,构建起以山地苹果、畜牧养殖、设施农业为主导,小杂粮、林产、水产为补充,香菇、南瓜、胡萝卜等特色产业竞相发展的“3+3+X”联农带农产业体系。制定产业就业富民惠民十条措施,列支1000万元,全面推广每村发展1个千头猪场、1个示范果园、1个20万元光伏基金和1个50万元互助资金协会的“1125+N”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支持各村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创办示范实体,发展集体经济。目前,全县建成集体经济千头猪场32个,56个村发展集体果园7500亩,91个村全部实现光伏基金、互助资金协会全覆盖。
二是合股联营抱团发展。创新“盘活资源、入股分红、村村抱团”发展模式,实现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吴起街道依托南沟生态度假村,成立农旅公司,吸纳周边5个脱贫村入股资金95万元,每年按照不低于10%的收益率按股分红。其中,南沟村自身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产业,村集体经济累计收益达到83万元,全村1300口人人均分红370元。周湾镇依托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和边塞蓝湖景区,成立旅游开发公司和农业发展公司,整合全镇8个村的资源资产进行股份合作、整体运营、占比分红,实现村村有增收。今年以来,2家公司共为8个村集体经济分红100万元。成立周湾镇涧地高山冷凉菜基地党总支,整合联动周湾村、阳洼村、王树湾村、小口则村、牧兴庄村各类资源,依托4个现代农业示范园,打造高山冷凉菜、小杂粮、密植玉米3个万亩示范带,新建3000亩胡萝卜种植基地、3000亩贝贝南瓜种植基地,推动产业升级,增加集体收入。
三是村企联建合力发展。针对发展集体经济缺技术、风险大等问题,推行“支部+企业(合作社)+农户(脱贫户)”模式,实现村企合作、产业共建、互利共赢。2020年,吴起县引进新希望吴起新六科技有限公司,建成30万头生猪养殖基地,该基地与全县32个村集体经济千头猪场建立“场繁户育”代养合作关系,通过提供优质猪苗、全程技术指导、订单保底回收,有效规避村集体经济市场风险,实现稳定增收。白豹镇香菇产业联盟党总支发挥企业和村党支部产业牵引带动作用,整合土佛寺村、王湾村、吴起绿惠园农业有限公司资源及技术,聚焦“香菇小镇”建设目标,优化发展路径、产业格局、管理机制,引进河南西峡攀润食品有限公司,推动洛河食用菌产业园链式发展,拓展“基地+农户”模式,发展“庭院香菇”30万棒,保持园区年制棒300万棒、出菇100万棒,实现园区产值突破2000万元。
四是劳务联带共同发展。通过成立劳务公司、创办村级经营性服务实体等方式,多措并举开展有偿服务,实现联农带农、共同增收。铁边城镇按照“参股投资、股比分红、企业经营、政府监管”模式,联合全镇17个村筹资入股170万元,成立劳务服务公司,购置挖掘机、铲车等大型机械设备4台,承揽辖区油气、风电企业的劳务作业,公司年实现利润100余万元,每村每年分红5万余元,带动群众就近劳务用工1000余人次。五谷城镇五谷城村依托全国小杂粮“一村一品”示范村的金字招牌,成立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购置拖拉机、残膜回收机、打捆机、杂粮播种机、收割机等农机9台,以订单作业、承包作业、跨区作业等方式拓宽服务渠道,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0万元,释放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实现了集体经济、群众工资性收入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