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黄土地的答卷

陕西先锋网

陕北的秋天是多彩的。

湛蓝的天空下,山梁的谷弯下了腰,树梢的枣涨红了脸,河畔的柳摇曳着绿,传递着丰收的讯息。

陕北的土地是厚重的。

在这片红色的热土上,无数革命先辈用信仰和热血书写辉煌篇章。那些人、那些精神,穿越变迁的时代至今依然熠熠生辉。

陕北的人民是深情的。

乡亲们还清晰地记得,2021年9月13日至14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了这片黄土地,在陕西省委书记刘国中、省长赵一德陪同下,在榆林考察调研。

看企业、下田地、入农户、进学校、瞻仰革命旧址……短短两天,总书记脚步不停。这里有他挂念的人民,这里有他关切的山水,这里有他惦记的红色传承。

在考察中,习近平总书记就陕西发展作出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再接再厉,谱写陕西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等一系列重要指示、提出一系列明确要求。

那一帧帧难忘的画面,那一声声殷切的嘱托,激荡在三秦儿女的心坎儿上,激扬起陕西党员干部群众的奋斗豪情。

陕北大地焕发出勃勃生机。乡亲们把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关怀转化为奋进动力,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勇毅前行。

陕西坚持把习近平总书记三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作为全省工作的总纲,突出推动高质量发展主题,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认真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总体要求,三秦儿女以只争朝夕、真抓实干的劲头开拓进取,努力把总书记为陕西擘画的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

转型发展开新局

如果你足够熟悉榆林,会发现大自然的苛刻与慷慨。

这里沟壑纵横,曾经黄沙漫天,被联合国评为最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之一。

这里也曾缔造传奇,亿万年沉积带来的富集能源,使其成为共和国能源基地。

初秋时节,来到神木市榆神工业园,我们被一幅幅画面所震撼——或深或浅的绿色向远方广阔的大地蔓延,蓝天高远,空气清爽,看不见昔日肆虐的塞上风沙。我们被一个个场景所鼓舞——一排排罩着金属外壳的煤化工生产装置错落有致、伸向天空,勾勒出一幅生机盎然、蓬勃兴盛的发展画卷。

能源产业是陕西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能源安全是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能源产业的发展,让榆林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给陕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动力。

2021年9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榆林考察的第一站就是看能源。习近平总书记在乘车前往国家能源集团榆林化工有限公司途中,透过车窗看了又看:“我当年在延川插队的时候,榆林是全陕西最穷的地方。这边人口稠密,但缺吃少喝,都是汤汤水水过日子。后来一经发现了能源,并且有能力开采、发展能源产业,完全不同了。这也就是不到半个世纪的光景,榆林繁荣起来了。”

榆林是国家重要能源基地,煤炭是我国主体能源。在国家能源集团榆林化工有限公司,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煤化工产业潜力巨大、大有前途,要提高煤炭作为化工原料的综合利用效能,促进煤化工产业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把加强科技创新作为最紧迫任务,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积极发展煤基特种燃料、煤基生物可降解材料等。

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番话指明了煤炭产业的现代化发展之路。

一年来,国家能源集团榆林化工有限公司通过产品深加工实现“延链”,耦合新能源实现“补链”,重点发展煤基特种燃料和煤基可降解材料实现“强链”,打造了原创技术“策源地”。

不仅仅是在榆林。陕西全省上下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在产业发展中加快绿色低碳转型。

延长石油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兰建文介绍,延长石油集团坚持“油化并举、煤气电并重、新能源新材料并兴”,实施靖边、富县两大煤油气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和全球首套煤油共炼等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技术的创新示范工程,全球规模最大的榆神50万吨/年煤基乙醇项目正在试车。

一年来,一个个“含新量”高的项目,为奋力谱写陕西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提供了强劲“新动力”。

陕煤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杨照乾表示,着眼于能源、产业双转型,陕煤集团大举进军新能源、新材料和现代服务等产业,尽快把新业务发展成为支撑企业后期发展的新主业。

高质量发展的过程,就是产业迭代和经济蝶变互促共进的过程。陕西着力构建具有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实现了新突破,产业整体竞争力、创新力和抗风险能力得到显著增强。

“优存量”。陕西积极推动稳煤、增气、扩油,产量分别居全国第3位、第3位、第4位,十年间,能源工业投资年均增长6.6%。陕西把传统能源收益转化到新能源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目前全省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占到36%。

“扩增量”。陕西半导体产业销售额超过1500亿元、产业规模居全国第4位。光伏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年产值近千亿元。新能源汽车产业全国领先,产量占到了全国的13%。

“抓变量”。陕西加快“数字化”强赋能,卫星导航、人工智能、虚拟成像、集成电路等数字产业技术水平达到全国领先,建成国家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目前,陕西数字经济规模占GDP比重超过30%。

乘着新时代浩荡的东风,作为能源大省的陕西,正阔步前行。

黄土高原处处绿

高西沟人不会忘记:2021年9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高西沟村考察调研。总书记指出,要深入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生态治理和发展特色产业有机结合起来,走出一条生态和经济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

米脂县高西沟村,一块镶嵌在黄土高原褶皱里的“翡翠”。金秋时节,挂满枝头的苹果、层层叠叠的梯田、碧波荡漾的水库,一派丰收景象。

然而,半个多世纪前,这里却是黄河中上游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区域。

“人吃光了树,羊啃光了草。下一场山水褪一层泥,种一茬庄稼剥一层皮。”这是村里老人最不愿意回忆的景象。

上世纪50年代,高西沟人开始了征山治水运动,打坝堰、修梯田,植树种草,封山禁牧,统筹沟、坡、梁、峁、涧综合治理,坚持山、水、田、林、路一体谋划。

终于,山山峁峁开始由黄变绿。

数十年过去了,这个仅有4平方公里的村子变得绿意盎然,曾经的荒山秃岭换了人间,“滚滚黄河里没有咱高西沟的泥”的豪言响彻高原。

巨变,源自一代代高西沟人的艰辛努力。

作家冷梦在《高西沟之歌——一个陕北村庄的绿色之梦》一书中曾这样描写高西沟人的手:那是一双双像老榆树疙瘩一样的手,手掌像淬过火的铁一样钢一样硬。

是什么让人们硬是靠一双双“铁手”,将荒凉贫瘠的秃山沟变成“梯田层层盘山头,高山松柏连成片”的“陕北小江南”?

这,是精神的力量。

那抹绿,传承着红色基因。在这片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土地上,凭借“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拼劲、一代接着一代干的干劲,高西沟人打造了自己的绿水青山,使其成为“黄土高原生态治理的一个样板”。

这些人,这个村子,这种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牵挂于心。

站在龙头山山顶,习近平总书记赞叹道:“绿水青山是可以变成金山银山的,你们用实践证明这条路子是对的,这也是我们现在提倡、推动的一条路。”

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而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

当历史再次眷顾这里,当“增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意识”写入党章,当饱含深情的殷殷嘱托浸润心田,高西沟人再次迸发出奋斗追梦的强大动力。

一年来,乡亲们牢记总书记嘱托,感恩奋进,努力实现“生态和经济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愿景。

如今,高西沟村林草覆盖率达70%,野兔满山跑。村集体经济年收入突破50万元,农产品加工、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光伏产业遍地开花。

一到周末,高西沟村村民高锦武家的农家乐便宾客盈门,生意红火。他家用软糜子做的油糕,吸引八方游客慕名而来。

“总书记来村里时提到软糜子和硬糜子的区别。现在一吃油糕,我就想起了当时的场景。甜咧!”9月5日,高锦武笑着说,婆姨做的油糕很畅销。

现在,他家的农家乐规模,由原来的3桌扩充至10余桌。“想吃我家农家乐,得提前预约哩。”说起生意,高锦武笑得合不拢嘴。

绿水青山,正持续变现。

深情似海,厚望如山。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三次赴陕西考察,生态文明建设是其中一项重要安排。

“当好秦岭生态卫士”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

……

掷地有声的话语,为陕西高质量发展指明方向。

牢记使命,踔厉奋发。放眼三秦,像高西沟这样的生态巨变,在很多地方发生——

山高林密的子午岭,华北豹频频现身;

当你漫步在秦岭深处,可能与野生大熊猫来个亲密接触;

陕南地区的群众,守着绿水青山过上了好日子,这里也成为全省十年来年均生产总值增速最快的地区;

……

生态好了,生活美了。

这是陕西坚定走高质量发展之路的铿锵步伐,也是三秦儿女以实干推动绿色转型的不懈努力。

牢记“国之大者”,当好秦岭生态卫士。十年来,秦岭陕西段生态环境优良等级面积达99%,秦岭范围建成各类保护地116处,生物多样性实现恢复性增长。朱鹮种群数量从1000余只发展到7000余只。

深入践行“两山论”,持续扩展绿色版图。黄土高原成为全国增绿幅度最大区域。陕西主要河流优良水体占比超过九成,承担南水北调中线工程70%水量的汉江、丹江,水质保持Ⅱ类以上,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

绿色发展的律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妙音符、蓝天白云下人们欢乐的笑声,汇聚成陕西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澎湃乐章。

“人民”二字重千钧

“曙光就在前面,我们应当努力。”1947年,毛泽东同志在“十二月会议”报告中向全党发出号召。

“十二月会议”在杨家沟召开,杨家沟是米脂县的一个村子。周恩来同志曾这样评价:“在世界上最小的司令部里,指挥了最大的人民解放战争。”

走进杨家沟革命旧址,一孔孔窑洞简陋而厚重,记载着昔日的艰辛、梦想与光辉。旧居内,参观者忆往昔峥嵘岁月,感念今朝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院子里,风依旧轻轻吹着,枣依旧挂满枝头。

2021年9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走进杨家沟革命旧址,“来这里看看,了却一个心愿”。

在杨家沟革命旧址,总书记参观了中共中央“十二月会议”旧址、毛泽东旧居、周恩来旧居等,追忆革命历史,缅怀革命先辈丰功伟绩。总书记指出,要充分运用红色资源,深化党史学习教育,赓续红色血脉。

“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我牢记在心。现在的杨家沟,是党员干部和群众寻找初心和使命的生动课堂。”杨家沟革命纪念馆馆长常天民说,为科学保护革命旧址,他们对周边环境进行系列改造提升,全力打造党员干部红色教育培训基地和品牌。

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去年9月以来,到杨家沟革命旧址的参观者超过15万人次,集中受训党员超过5万人次。

红色资源是我们党艰辛奋斗历程的见证,是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陕西拥有1224处不可移动革命文物、40703件(套)可移动革命文物、76家革命纪念馆。省文物局联合省委党史研究室推出“红旗漫卷——陕西革命旧址云上展”,运用VR等技术手段,让红色故事从线下走上云端,走入生活。

每一座红色场馆,都是一段浓缩的历史、一份精神的传承。

2021年9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中共绥德地委旧址,展厅里有两行字十分醒目:“站在最大多数劳动人民的一面”“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这一面”。

这是中国共产党对人民立场的鲜明表达,也是共产党人对人民许下的铮铮誓言。

“端端地,这是关中话,稳稳正正地。”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革命胜利,是赢得了民心,是亿万人民群众坚定选择站在我们这一边。

“总书记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党史课,更激发了我对那段历史的研究热情。如今,有空就去地委旧址‘打卡’学习,成了我这一年的常态。”时隔一年,榆林市委党史研究室宣教科科长马航回想起在中共绥德地委旧址给总书记的那次讲解,依旧心潮澎湃。

一年来,一批批党员干部来到绥德县疏属山下,走进中共绥德地委旧址,回顾那段厚重的革命历史,不断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

绥德县革命历史纪念馆副馆长、中共绥德地委旧址负责人王晖说,他现在越来越忙碌了,“每天都能接到许多省内外的咨询电话。大家都想沿着总书记的足迹前来参观学习。”

1941年1月,中共绥德地委成为陕甘宁边区的第一个地委组织。在存续的十九载岁月里,一批批党员干部始终秉承服务群众的宗旨,在这片红色土地上不畏艰险,艰苦创业,在人民心中树立起一座丰碑。

“人民”二字重千钧。

从诞生之日起,中国共产党就把“人民”二字镌刻于心。百年来,来自人民、依靠人民、为了人民,是中国共产党的发展逻辑和胜利密码,也是中国共产党“有本事”的奥义所在。

无论走得多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

无论走到多么光辉的未来,都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

陕西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积极践行忠诚干净担当、为民务实清廉要求,大力倡导优良作风。用心干、扎实干、少说多干的干部更多了,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的成效更明显了。

暴雨袭来,各级党员干部闻“汛”而动、向险而行,做群众的主心骨和挡风墙;抗疫一线,他们无畏逆行、冲锋在前,构筑心手相连的坚固防线;聚焦短板,他们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中把“问题清单”转化为“幸福清单”……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全省党员用实际行动践行铮铮誓言,在担当作为中凝聚干事合力。

行程万里,不忘初心;信念如磐,一脉相承。

红色基因代代传

“我仰望你看过的星空,脚下大地已换了时空,你留在风中摇曳的那抹红,在心中……”

百年前的少年,肩上不止有清风明月,更有家国天下。他们抛头颅洒热血,用生命换来的可爱的中国,正护佑着新时代的少年茁壮成长。

2021年9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绥德实验中学校园,先后走进教室、操场,观看同学们书法练习和体育锻炼,同大家亲切交流。总书记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厚植爱党、爱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那是绥德实验中学全体师生最难忘的一天。习近平总书记的深切关怀与殷切嘱托,一直鼓舞和激励着他们。

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绥德实验中学的师生们对于这句话,有着更深刻的体会。

“同学们,90多年前,革命的火种传播到陕北,一批以李子洲为首的中共早期党员,在‘绥师’掀起了一场革命教育和教育革命,成立了陕北地区第一个党组织,培养了大批党员和军事人才,也让这里成为西北革命策源地……”每年的新生入学典礼上,绥德实验中学的老师都会向同学们讲述绥德红色土地上的革命故事。

以革命之火,点亮幸福教育。

“一年来,我们牢记总书记的嘱托,秉承‘厚德、提智、强体’的办学理念,坚持德育为先、以德塑魂,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每一名学生心中落地生根。”绥德实验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王军宁动情地说。

教育,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一头连着经济社会发展、国家民族前途,一头连着每一个孩子的命运、每一个家庭的未来。

全心全意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陕西一直不遗余力。

提前整省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区)评估验收,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实现全覆盖,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压减4401个、压减率95.67%……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加快教育强省建设,陕西锚定方向,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培育更多栋梁之材。

做对国家、对人民、对社会有用的人。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孩子们时刻牢记于心。

“当时我正在写‘强国有我’的‘我’字,习爷爷走到了我身边。”提起习近平总书记来校考察的场景,绥德实验中学九年级八班的学生马子涵记忆犹新。

“请党放心,强国有我。”

这是新时代少年,对祖国、对人民,最深情的告白。

如果说孩子代表了未来与希望,那么非遗文化则刻录了历史与文明。

2021年9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绥德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观摩石雕、绥德平安书、剪纸、民歌、泥塑等展示。他指出,民间艺术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老祖宗留下来的这些宝贝,对延续历史文脉、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李康,一名陕北说书人。现场,他怀抱三弦,腿绑甩板,向习近平总书记唱了一曲现代版平安书《学党史明初心》。

总书记带头鼓掌:“我特别喜欢听三弦,很有韵味,一方水土,才能弹唱出这个味道来。”

亲切的交流、温暖的话语成为李康努力奋斗的动力。一年来,他每周都有好几场演出,还要为学徒们授课。

“我们用方言的韵调说唱本地风土人情和民俗文化,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习近平总书记的叮嘱更坚定了我们创作的信心!”李康说。

要传承更要创新。

让陕北说书“触网”,是李康的尝试。他弹唱的《怀抱三弦走四方》在网络平台上播出后,很多人留言:陕北说书原来这么好听。

他不仅自创说书段子,还用说书的形式为家乡特产搞直播带货,实现非遗传承和乡村振兴“双赢”。

不只是陕北说书。

巧夺天工的绥德石雕技艺、热闹红火的陕北秧歌……结合新时代元素创新发展,越来越多的非遗项目“飞入寻常百姓家”。

如果说,绥德的非遗文化是陕西非遗文化中的一滴水,如今,一池春水正荡漾生机。

近年来,陕西加大保护和传承力度,让藏在村野街巷的古老非遗文化重展魅力。

非遗“潮”起来了,“旺”起来了,“火”起来了。

贴在折扇上的剪纸、织出新花样的土织布睡衣……越来越多的人把非遗穿在身上,用在生活中。如今的陕西,正努力实现“非遗+”融合发展,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78人、省级581人,整体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蓦然抬头,已是新芽满枝。

非遗不“遗”,文脉永续传承。

乡村振兴好光景

清凌凌的水来,蓝格莹莹的天。塞上的风,吹过黄土高原的沟沟峁峁,吹过郝家桥村的窑洞和大棚,吹开了村民们的笑脸。

2021年9月14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绥德县张家砭镇郝家桥村,实地调研乡村振兴,并同村民们亲切交谈。

那一天,这个陕北小村庄沸腾起来,村民们欢欣鼓舞,满满的幸福感洋溢在脸上。

那一天,总书记来到了村民侯志荣家,和他一起坐在炕上拉家常。窑洞里窗明几净,地上还铺着瓷砖,家里正做着饭,高粱米稀饭、肉馅包子,青菜洗好正要下锅。

锅盖铺盖里,装着群众真实的吃穿用度。

看到侯志荣一家人日子越过越好、人丁兴旺,总书记深情地说,让乡亲们过好光景,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初心使命,共产党就要把这件事情干好,不断交上好答卷。

“以前躺在这老窑,土总是往下掉,起床一脸灰。现在政府出一点,自己掏一点,窑洞修得跟新的一样,咋能不感谢党带来的好日子。”今年71岁的老侯精神抖擞地说。

吃过受穷的苦,才能尝出小康的甜。这是郝家桥人对村里这些年发生巨变的共识。

秋阳杲杲,走进郝家桥村,一幅“黄牛拓荒”主题的巨型墙绘作品呈现在面前。画面里,黄牛壮硕高大,注视着前方,拉着犁奋力向前,身后是辛勤劳作的乡亲们和一望无际的黄土高坡……

黄牛拓荒,是郝家桥村当年生产场景的真实写照,更代表着郝家桥村朝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铆足干劲、拼搏奋进的决心。郝家桥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刘振喜介绍:“一年来,我们牢记总书记‘努力把郝家桥村建设成为乡村振兴的楷模’的嘱托,不断谋划着让群众增收致富的新路子。”

生态果园、温室大棚、湖羊和生猪养殖场、光伏电站……靠着“政策好、人努力、天帮忙”,郝家桥村已形成特色鲜明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大大拓宽了村民增收渠道。红色旅游更是为全村致富增添了一把“金钥匙”。2021年,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5万元。

从陕甘宁边区“农村楷模”,到“全国脱贫攻坚楷模”,再到努力建设“乡村振兴楷模”,郝家桥村,有“楷模”往事,有奋斗故事,有使命传承,有初心延续。

如今,在陕西,绿水青山“打底”,特色产业支撑,乡村振兴战略正全面推进。三秦大地上,村村基本都有集体经济收益,农村人居环境不断改善,越来越多的农民群众过上了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2021年,全省56个摘帽的贫困县、区,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从2015年的7692元增至13909元,年均增长10.4%。

“走好路,就要不忘来路。看看过去的沟沟坎坎,我们是从这里走过来的,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离开郝家桥村时,总书记的话语,流露出他对陕北这片黄土地的深深牵挂。

这片黄土地上,红色情怀永相传。

怀着对人民的深深热爱,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于艰难中铸辉煌,带领人民走过“雄关漫道真如铁”的昨天,走到“人间正道是沧桑”的今天,走向“长风破浪会有时”的明天。

曾经,贫穷和落后成为陕北的注脚。埃德加·斯诺曾把这里称为当时中国最穷的地方。路遥笔下《平凡的世界》里,黄土高原的贫瘠和荒凉让人过目不忘——“人的生命力,是在痛苦的煎熬中强大起来的。”

如今,天翻地覆慨而慷。黄土高原变绿了,黄河水变清了,乡亲们脱贫了,娃娃们有学上,老人们有保障,黄土地上一个个平凡的人正接续奋斗书写着一个不平凡的新时代。

风起云天,潮涌东方。

厚望如山,奋楫争先。

陕西,带着光荣与梦想,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在奋斗“十四五”、奋进新征程中,书写着铿锵豪迈的发展诗篇。

陕西,满怀信心与豪情,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再接再厉,以高质量发展实干实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时间:2022-09-16 15:37:53 来源:陕西日报 阅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