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平县:四举措推进党员分类管理 锻造过硬队伍
近年来,富平县主动适应新时代党员管理新要求,根据不同领域、不同类别、不同年龄党员特点,采取四项举措推进党员分类管理“精细化”,有效搭建党员作用发挥平台,锻造过硬队伍。
在职党员“目标”管理。开展机关事业单位在职党员“承诺践诺”活动,严格落实“五必戴”要求,设置“党员服务岗”、动态创建“党员示范岗”,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在本职岗位上争当先锋、在处置急难险重任务上主动担当。对在职党员到居住地小区报到情况实行目标化管理,动员在职党员兼任小区党支部书记、担任楼栋(单元)长,设定爱心互助、政策咨询等10类服务岗位,结合个人特长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充分调动在职党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今年以来,先后有153名机关事业单位党员响应号召,参加交通值勤,严把疫情防控关口;6000余名在职党员到居住地社区常态化参加志愿服务活动366场次,解决群众各类难题150余个。
无职党员“设岗”管理。紧扣“解群众难、帮群众富、暖群众心”工作目标,把农村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工作与乡村振兴、疫情防控、产业发展、人居环境卫生整治等各项重点工作相结合,设置农村无职党员4类18个岗位,明确40项职责,使无职党员“有岗有责、有位有为”。常态化组建553支“党员突击队”,全县10000余名农村党员活跃在乡村振兴主战场。各镇(街道)党(工)委通过季度考评、年度考核和“积分制”管理相结合的方式对各村无职党员设岗履职情况进行考核;对履行职责表现突出的,根据积分情况优先评优评先;对年轻优秀的无职党员,优先考虑列为村级后备干部重点培养,让无职党员服务有动力、工作有奔头。
流动党员“跟踪”管理。聚焦流动党员教育管理难落、作用发挥难等问题,制定富平县流动党员管理办法。在全县16个镇(街道)成立流动党员服务站,在287个村(社区)建立流动党员服务点,分类建立信息台账,2700余名流动党员全部纳入管理台账,确保流动党员底子清、情况明。利用渭南“互联网+党建”,开放线上课堂,定期推送学习资料,发布“三会一课”、党员活动日等安排,引导流动党员在线参加组织生活,确保党员“流动”不“流学”,“远行”不“断线”。建立网上“党支部”,收集思想汇报、留言建议,组织开展网上讨论,实现党员与组织的互联互动、共识共动。实施“引凤还巢”工程,为回乡创业流动党员提供技术帮扶和创业指导,激发流动党员服务家乡正能量,刘集镇俱智荣返乡创办的佰里康电商平台,月平均销售额近300万元,成了党员返乡创业的新标杆。
老弱党员“上门”管理。创新方式,将党小组会开进年老体弱、行动不便党员家中,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困难党员、老党员的思想动态和合理诉求,拉近党员与组织的距离。充分利用春节、“七一”等重要节日,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今年以来,走访慰问227名生活困难党员、老党员、烈士遗属和因公殉职党员干部家属,切实把党的关怀和温暖送到他们身边。充分发挥退休党员在沟通联系、民主监督、参谋助手、维护稳定、关心下一代成长等方面的作用,采取成立家门口的宣讲团、组建小区矛盾调解队等形式,把退休党员的工作“真经验”转化为社区发展的“金点子”,激励发挥余热,老有所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