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川市:深化精神文明创建 助力乡村振兴

近年来,铜川市在巩固提升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基础上,使创建触角向乡村延伸,以城带乡,城乡融合,用文明创建带动全市乡村进一步深化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和公共文化建设,以民风建设“十个一”为载体,以推进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为根本,着力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提升农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深化文明创建,打造美丽家园。近年来,铜川市委文明办以文明村镇创建为抓手,不断提升“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建设水平,印发了《关于深化全市文明村镇创建工作的实施意见》,制定了铜川市“美丽乡村·文明家园”总体规划,夯实资金投入机制,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进程,提升乡村文化品位。同时,大力开展乡风文明建设,推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农村落地生根,通过树立和表彰先进典型,开展文明村镇、十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好公婆”“好媳妇”等评选表彰活动。充分发挥村规民约和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禁毒禁赌会等“一约四会”在乡风教化方面的积极作用,重塑乡贤文化,弘扬社会新风。加强对文明村创建工作动态管理,建立年度考核长效机制,充分调动群众参与文明村镇创建的积极性,举办全市文明单位(村镇)创建工作培训班,各区县还通过派遣联络员、成立指导组等方式,深入村镇指导村镇开展创建工作。目前,铜川市共建成10个国家级文明村、12个省级文明村、106个市级文明村、134个区县级文明村,占全市行政村数的72.98%。已提前完成2022年底占比60%的目标任务。

聚焦思想铸魂,激发内生动力。以“德润铜川·好人之城”建设为抓手,不断推进农村思想道德建设。积极落实《铜川市道德模范奖励帮扶实施办法》《铜川市道德模范及身边好人礼遇实施办法》,通过建立网上好人馆,设立公民道德建设基金,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良好社会氛围。广泛开展“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树立一批可信可学可敬的身边典型,引导人们见贤思齐,崇尚美德,弘扬社会正气。截至目前,铜川市耀州区水峪村张水珍荣获第七届全国孝老爱亲道德模范,3人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44人(群体)荣登“中国好人榜”(其中农村7人),39人荣获陕西省道德模范及提名奖(其中农村6人),99人(群体)荣登“陕西好人榜”(其中农村19人),168人获得市级道德模范称号(其中农村43人),262人被评为“铜川好人”(其中农村61人)。中国好人、陕西好人万人上榜率名列全国全省前列。

坚持以德育人,培育新时代建设者。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着眼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以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为载体,着力满足农村群众和家庭对教育培养未成年子女的现实需要。2017年底,铜川市共建成乡村学校少年宫28个,实现了乡村学校少年宫全覆盖。2021年,铜川市耀州区被中央文明办列为全国乡村“复兴少年宫”试点区。为进一步推进乡村“复兴少年宫”建设工作,同时,铜川市委文明办联合教育、民政、财政、文化和旅游、团委、妇联等部门成立了的工作专班,深入实地调研,共同推进建设工作。2021年7月13日,作为陕西省首家挂牌的耀州区王家砭村“复兴少年宫”正式揭牌投入使用。同时,结合区县实际,择优布点,精准定位,在全市5个社区建设了社区科创梦想教室,集科创教学、体验、活动、交流于一体,吸引众多的未成年人参与科技创新,形成了社区+乡村的框架模式,为全面推进铜川市乡村“复兴少年宫”建设奠定基础,为农村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搭建良好平台。

对接群众需求,提升服务基层效能。印发《关于深入推进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按照搭建“四级”构架、完善“五支”队伍、打造“六大”平台、完善“七有”制度的“4567”工作模式,对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进行了系统性的指导安排。目前,铜川市建立了市、县、乡、村四级新时代文明实践机构,市级层面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指挥中心;各区(县)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21个乡镇、17个街道办事处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所;72个社区、359个村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已实现新时代文明实践“四级”全域覆盖。同时,立足“互联网+”时代,加强新时代文明实践云平台建设,建立群众“需求侧”与志愿服务“供给侧”有效衔接的信息渠道,打造精准对接群众需求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形成“点单”“派单”“接单”“评单”相贯通的工作模式,做到基层群众需要什么,文明实践就覆盖什么,志愿服务就提供什么。按照中央、省委关于深化拓展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要求,铜川市耀州区、宜君县列入全国试点。2018年以来,耀州区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全国试点为契机,结合地域特点大胆尝试探索,创新推出“五耀实践育文明”等品牌项目引领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遍布镇村、惠及群众、融入日常。宜君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以“一传一讲,两参与,五必到”为模式,牢牢把握传播新思想、引领新风尚的工作目标,着力打通宣传、教育、关心、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