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陕西省“校招共用”引才用才申报书
附件:
陕西省“校招共用”引才用才申报书
姓 名:
研究方向:
合作企业:
联 系 人:联系电话:
依托高校:
联 系 人:联系电话:
申报时间:
中共陕西省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制
一、“校招共用”引才用才合作情况概述
(应包含引才背景、引进人才情况、合作模式、拟解决合作企业关键技术难题、引进人才在项目攻关中发挥的作用等内容,限500字内):
|
二、“校招共用”引进人才基本信息
姓名 | 性别 | 照片 | |||||
出生年月 | 国籍/民族 | ||||||
职 称 | 来陕前省份 (国家) | ||||||
最高学历/学位 | 最终 毕业院校 | ||||||
有效身份 证件类型 | 有效身份 证件号码 | ||||||
拟落地地市 | 拟(现)任职单位名称及职务 | ||||||
联系电话 | 电子邮箱 | ||||||
合作模式 | 第1类:□依托高校引进符合省内企业技术攻关需求的人才 第2类:□依托高校为校企共建平台专门引进的服务企业创新需求的人才 第3类:□高校独立引进的以校企科研攻关方式服务企业创新需求的人才 | ||||||
教育经历 (从本科填起) | 国家及院校 | 起始时间 终止时间 | 学历/学位 | 专业 | |||
工作经历 (按时间正序填写) | 工作单位 | 起始时间 终止时间 | 国家及 省份 | 职务 | |||
专长及代表性成果 | |||||||
1、个人专长:
2、领导(参与)过的主要项目 起止时间项目性质和来源经费总额参与人数申报人的具体职位和任务
3、主要成果(每类均不超过10项) (1)代表性论著(论文) 发表时间论著(论文)名称发表载体论著(论文)作者
(2)专利 专利号专利名称申请日申请人发明人专利权人法律状态专利权变更/许可/转让情况
(3)产品(请标明目前的产业化程度):
4、主要获奖情况
5、其他(包括在国际国内学术组织兼职、在国际国内学术会议作重要报告等情况)
| |||||||
三、合作企业(校企共建平台)及科研项目基本信息
企业(平台)名称 | 企业(平台)性质 | ||
成立时间 | 注册资本 | ||
注册所在地 | 企业(平台)地址 | ||
企业(平台) 负责人 | 项目实施地址 | ||
人事部门联系人 | 联系电话 | ||
企业(平台)拥有人才状况 | 员工总数人。 博士研究生人;硕士研究生人;本科人;大专及以下人; 高级职称人;中级职称人;初级职称人; 获得省级及以上人才头衔人。 | ||
企业与省内高校前期人才合作情况简介(如无,填写无) | |||
项目名称 | |||
项目起止时间 | 年 月至 年 月 | ||
项目总投资(万元) | |||
项目所属重点产业链 | 省重点产业链 1. □数控机床产业链 2. □光子产业链 3. □航空产业链 4. □重卡产业链 5. □生物医药产业链 6. □钛及钛合金产业链 7. □新型显示产业链 8. □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业链 9. □太阳能光伏产业链 10. □输变电装备产业链 11. □乳制品产业链 12. □民用无人机产业链 13. □氢能产业链 14. □增材制造产业链 15. □钢铁深加工产业链 16. □乘用车(新能源)产业链 17. □物联网产业链 18. □富硒食品产业链 19. □煤制烯烃(芳烃)产业链 20. □铝镁深加工产业链 21. □陶瓷基复合材料产业链 22. □智能终端产业链 23. □传感器产业链 24. □白酒产业链 | ||
其他重点产业链,请注明:
| |||
科研项目是否立项陕西省或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 |||
项目主要研究内容(限500字内) | |||
项目拟解决的关键核心技术 (限500字内) | |||
科研项目总体目标、预期成果、经济社会效益 (限500字内) | |||
引进人才在科研项目中承担的工作任务,解决企业关键技术问题及人才三年绩效目标(详细) | |||
合作企业支持条件(包括团队及科研条件支持) |
四、依托高校及人才保障基本信息
学校名称 | 引进学院 | ||
人事部门联系人 | 联系电话 | ||
引进人才职位 | |||
引进人才年度薪酬(万元) | |||
引进人才福利待遇 | |||
是否申请编制支持 | |||
拟申请经费补贴(万元) | |||
依托高校支持条件(包括团队及科研条件支持等) |
五、依托高校和合作企业简介
(第2类合作模式仅填写校企共建平台建设情况简介) |
六、诚信承诺书
诚信承诺书
本人承诺在陕西省“校招共用”引才用才项目申报及实施过程中,遵守科学道德和诚信要求,严格执行合作企业及依托高校的管理规定和相关协议书约定,不发生下列不端行为:
1. 在学历、职称以及科研成果等方面提供虚假信息;
2. 抄袭、剽窃他人科研成果;
3. 捏造和篡改科研数据;
4. 违反科研伦理,在涉及基因、人体等研究中没有严格遵守有关规定和科研共识;
5. 未按相关约定履行职责,违反项目经费管理及使用相关规定;
6. 其他不端行为。
引进人才签字:
日期:年月日
七、审核意见
依托高校审核意见(依托高校对引进人才的评价):
单位负责人签字: (单位盖章) 年 月 日 |
合作企业审核意见(合作企业或平台对引进人才的评价):
单位负责人签字: (单位盖章) 年 月 日 |
推荐部门审核意见:
(单位盖章) 年 月 日 |
八、附件材料(与申报书合并装订)
序号 | 附件名称 |
1 | “校招共用”合作(或意向)协议(或校企共建科研平台合作协议或校企合作科研项目协议) |
2 | “校招共用”引进人才参与的合作企业(平台)科研项目协议复印件 (第1、2类方式引进人才须提供) |
3 | “校招共用”引进人才身份证件、学历证明、重要成果材料等复印件 |
4 | “校招共用”引进人才劳动合同(聘用合同)或意向性工作协议书 |
5 | “校招共用”引进人才年度薪酬支出证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