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市:高质量推进远程教育学用转化
立秋,是“四立”之一,表示秋季的开始,是果实开始成熟的季节。延安是世界苹果优生区,全市331万亩苹果能否喜获丰收,是80万果农最为关切的头等大事。为满足群众愿望,延安市远程中心在立秋日到来之前,邀请市果业中心专家刘光东,通过延安党建视讯系统,面向全市果农深入讲解“苹果园秋季管理技术”。2000多个终端站点,一个多小时的课程,吸引了广大果农观看和好评。
今年以来,延安市深入贯彻落实全省远程教育学用工作提升年活动各项要求,紧盯“党员干部受教育,农民群众得实惠”的目标要求,按照“打造一批学用结合示范基地,建强一支专家服务团队,开展一系列学用转化实践”的思路,着力加强学用转化工作,不断扩大远程教育富民效应。
筑牢基础,让学用转化在示范基地展开。“以前打造示范村,是怎么学如何干的问题。现在,我们考虑的是怎样利用‘云直播’‘大讲堂’‘专家服务团’等手段,把远程教育优势和海量资源转化为服务本村发展动能的问题。”安塞区招安镇党委副书记武晓飞如是说。今年以来,延安市把加强“学用结合示范基地”建设水平作为提升学用转化的重要手段,紧密结合“红色美丽村庄”建设、“党建标准化示范村”建设、“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和乡风文明建设、主导产业发展、新兴产业培育,重点打造了以杨家岭中央组织部旧址、瓦窑堡会议旧址、金汤村刘志丹故居等为代表的一批党史党性教育基地,以宝塔区温家沟设施农业产业园、洛川县京兆村苹果产业园、吴起县周关村食用菌产业园为代表的一批产业技能示范培训基地,甘泉县桥镇村“九平调解室”、富县马坊村“两说一联”示范村为代表的人民调解示范基地,形成了党史教育、理论培训、产业发展和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等多元互补工作局面。目前,市县两级远程教育学用结合示范基地达到全覆盖,年底前将实现乡镇(街道)全覆盖。
建强队伍,让服务效益在基层一线释放。延安市重点依托人才办、科协、科技局、农业农村局、司法局等部门单位专业人才、专职队伍,广泛吸纳“土专家”“田秀才”,合力打造面向基层的远程教育专家服务团,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不断增强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起专家服务团,宝塔区万花山镇碾庄村贺卫星感触颇深“发现弓棚西红柿叶片发黄的问题,我给区远教专家服务团队的田老师打电话请教,到了第二天就好转了”。以该村为例,碾庄村围绕山地苹果、黑毛猪养殖、蔬菜种植等特色产业,组建12人本土人才专家服务团,通过“问诊”和“坐诊”,为村民发展致富保驾护航。截至目前,市县两级共同组建了由300余人组成的远程教育专家服务团,他们在终端站点、学用基地和工作岗位,通过现场教学、专题辅导、个别指导和网络直播等形式,充分释放服务党员、服务群众、服务产业发展的活力和能力,切实做到零距离、接地气,确保了专业服务到基层,学用转化到基层。
创新载体,让优质资源在全市范围共享。“我们洛川苹果产业起步早、优势大,但之前因缺乏手段,好的经验做法推广范围极窄,现在定期举办‘云直播’和‘大讲堂’,全市都能学到我们的技术和经验。”洛川县京兆村第一书记吕会刚自信地说。2022年,全市《防雹网搭建》《果花防冻技术》2期远程教育“云直播”就放在了该村苹果产业示范园,特别是《防雹网搭建》直播课程结束不久,全市就遭受了较大规模雹灾,广大果农们根据直播课所学知识,最大限度地减轻了灾害带来的不利影响。自延安党建视讯系统建成以来,全市远程教育工作内涵和外延不断扩大,依托该系统举办的远程教育“云直播”已成为最具代表性的生动实践。截至目前,共举办大棚菜根线虫病、白粉病防治,苹果春季管理和苹果花期管理等内容的远程教育“云直播”35期,受益群众超过100万人次。今年以来,市级层面通过党建视讯系统召开“富硒食品与高质量发展培训会”“养老保险和社保卡政策解读”“雪后苹果花保护”“春季大棚蔬菜管理”“苹果园秋季管理技术”5期云直播,真正实现把优质资源挂在网上、传在云端,全面共享、经验互通。同时,与乡村振兴局、农广校联合,将直播课程和现场课制作形成乡村振兴“大讲堂”50期,作为“固定学习日”和群众自学的重要补充上传至远程教育平台,党员干部群众可根据学习兴趣和实际需要进行点播学习。
延安市将学用结合示范基地、远程教育专家服务团、远程教育“云直播”充分结合,把党性教育放在红色旧址、把科技培训放到田间地头、把矛盾调解放在家庭院落、把优质课件推至云端共享,形成“线上线下相结合、理论实践相配套”的教育闭环,以务实举措推动学用转化工作整体提升全面过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