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建立市县委书记重点工作定期交流机制赛出高质量发展“最优解”
西安市阎良区围绕建设世界一流航空新城,多年来一张蓝图绘到底;武功县把电商物流产业作为着力点,有效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和“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蒲城县聚力抓园区建设,县域经济的平台承载能力不断壮大;城固县运用投行思维、链式思维、闭环思维,以招商引资赋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近期,陕西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举办市委书记季度工作交流会和县委书记季度工作擂台赛,11名市(区)委书记汇报交流重点工作推进情况,10名县(市、区)委书记代表比决心比干劲比思路,聚焦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亮实招硬招新招。这是陕西自今年初提出建立市县委书记季度工作交流机制后的首次工作交流。
“省委决定每季度召开县(市、区)委书记工作交流会并形成制度性安排,旨在搭建工作调度平台、成绩晾晒平台、经验交流平台,对县一级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和党中央决策部署进行穿透式督促、常态化指导,推动各县(市、区)在交流互鉴、比学赶超中增强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激发现代化建设的活力。”听取交流发言后,省委书记现场点评,并提出要求。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推动形成大抓发展、大抓服务、大抓效能的昂扬态势,陕西省委在部署开展高质量项目推进年、营商环境突破年、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三个年”活动的同时,提出建立市委书记季度工作交流会、县委书记季度工作擂台赛机制,每季度各市(区)委书记逐一汇报重点工作推进情况,从全省107个县(市、区)中择优选取10名县(市、区)委书记围绕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交流发言,调度工作、晾晒成绩、交流经验。
干得好才有发言权。紧紧扭住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新突破新提升这一主题,确定发言交流县(市、区)不搞平衡照顾、不搞轮流排队,突出以县域经济发展为主要评判标准。在各市(区)差额推荐、相关省直部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省委组织部会同省发改委、省统计局等职能部门对初步入围县(市、区)逐一实地考察印证,兼顾典型性、示范性、推广性,反复比选后报省委研究确定,真正把实绩突出、特色鲜明、做法典型的县(市、区)选出来,充分彰显“赛场选马”、“用实干实绩说话”鲜明导向。
交流互鉴实事求是,争先进位比学赶超。各县(市、区)委书记用实打实的举措和数据来说话,既不埋没成绩、也不遮掩问题,在全面对比中认清自己的位次和差距,进一步增强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的意识,强化争先进位、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各地通过分享好思路好做法,形成一个面向全省各取所需的知识储备库和实践案例库,进一步提高县一级的工作水平、发展水平、治理水平。
坚持以市县委书记定期交流机制为抓手,健全完善重点任务推进落实的工作闭环。交流前,省委书记、省长分别带领省级领导班子成员、各市(区)以及省直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对重点项目建设情况进行现场观摩调研、阶段评比。交流会上,省委书记对各市县的交流发言逐一点评并提出要求。交流结束后,围绕重点任务推进和点评指出问题,及时形成督导检查清单,开展跟踪式督导检查,持续传导压力,激发干劲活力。
“发言质量高,经验务实有效,为县域经济发展和县域治理提供了新路子、新视野,必将有力促进各县(市、区)加压奋进、实干争先。”“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学习借鉴兄弟市县的好经验好做法,立足资源禀赋和工作实际,凝心聚力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新突破。”工作交流会召开后,市县各级干部表示将以此为契机,深入开展“三个年”活动,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民营经济、开放型经济、数字经济,奋力追赶,敢于超越,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