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固县:“五大工程”激发村干部干事热情

近年来,城固县坚持将村干部队伍建设作为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乡村治理的重要抓手,创新实施“五大工程”,着力打造一支政治素质高、综合能力强,能干事、敢担当、善作为的村级干部队伍。
  待遇保障强队伍。年投入4900万元,将村级正、副职补贴每月提高1100元、660元,全县村(社区)“两委”干部平均月补贴达2700元,有力调动村(社区)干部工作积极性。采取“财政补一点、村(社区)集体缴一点、个人出一点”的办法,去年以来,补贴资金98万元,为全县980名村(社区)干部购买养老保险,切实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同时,每年从县财政和县管党费中列支900余万元保障村级办公经费,保障基层组织高效稳定运转。
  奖励报酬激干劲。为充分调动全县村(社区)干部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创新推行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与干部奖励挂钩“双十”机制,规定村集体经济经营性纯收入稳定达到5万元以上,能长期有效化解债务的村,按照奖励报酬不超过经营性纯收入10%、总额不超过10万元的“双十”标准,依据“三考两评”结果,差异化发放奖励报酬,激励村“两委”成员领办创办经济实体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去年全县村(社区)集体收益达8936万元,113个村累计发放奖励报酬463.5万元,个人年度奖励报酬最高达1.25万元。
  成长进步有盼头。畅通干部群众“进步”渠道,注重从致富带头人、大学生、优秀党员等群体中培养村级后备干部,按平时考核、工作表现,在各村级副职中培养储备2名党组织书记后备人选,在村“两委”班子换届或届中出现缺额时优先任用,保障基层工作的连续性。对党性觉悟高、综合能力强的团员和群众后备干部,优先推荐为入党积极分子,通过培养、考察,吸收进党组织中来。目前,培育后备干部894名,其中33名后备干部推荐为入党积极分子。同时,积极发挥选任、考试等手段,每年将一批综合素质好、群众认可度高的优秀村(社区)干部纳入公务员队伍,激励干部担当作为。近年来,11名优秀村(社区)干部进入公务员队伍。
  素能提升强本领。充分发挥教育培训、结对帮扶、实践锻炼等全链式培养机制作用。以“桔乡”干部素能提升专项行动为抓手,通过“课堂教学+现场观摩”,进行党建知识、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专题培训,并组织参训学员到兄弟县区观摩学习优秀案例,拓宽视野、增长见识、带动发展。坚持一线历练培育,引导村(社区)干部参加县、镇(街道)中心重点工作,特别是在防汛救灾、疫情防控、环境整治等工作中,让村级干部多接触和熟悉上级工作内容和流程,增强实际工作能力。实行“1+1”帮带制度,镇(街道)领导结对帮带村级干部,从思想上引导、业务上指导,着力把干部培养成能人。
  离任关爱聚人心。把关心关爱和政策激励作为切入点,将离任村干部补助范围扩大到“七类人员”,且按照新标准县财政每年列支530万元,为离任村干部进一步提高了补贴数额。经常开展谈心谈话和慰问,解决离任干部心理、生活上的问题和困难。积极鼓励群众基础好、工作经验丰富的离任村(社区)干部继续在自治或社会组织中任职或在村集体经济组织、龙头企业中工作,围绕乡村振兴、基层治理、引领移风易俗等工作,继续发挥作用,做到退职不褪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