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洋县分类施策建强人才队伍,着力打造人才“驱动”,汇聚人才合力,持续为乡村振兴赋能加速。
产业聚焦创新驱动发展
洋县以县域经济发展需求为导向,立足区位优势,坚持“筑巢引凤”“固巢养凤”双轨并进,出台《洋县引进高层次人才十条激励政策》,拓宽招才引智渠道,完善关心关爱激励政策,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搭建“产学研用”平台,高标准建成16个省市级院士专家工作站,引进专家教授70余人,建成高校人才实践基地,帮助企业与高校打通交流合作的通道,充分发挥各方优势,在实用技术人才培育、科技成果转化和科研基地建设等多个领域展开深层次合作。
洋县厂胜蜂业专业合作社专家工作站依托陕西科技大学的科技力量,研发的“姚家沟”牌蜂蜜在2020年参加二十七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并获“后稷特别奖”。同时,公司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电子商务”的经营模式,走品牌农业发展之路。在全县吸纳贫困户社员 880余户 2600 余人,分散养殖土蜂 9800 余箱,长年免费提供技术培训指导,累计为本村30户贫困户分红金额120余万元。
吸引人才助力乡村振兴
洋县发挥产业优势,以优秀青年人才为主,全方位培育乡村产业带头人、致富能人、新型职业农民、返乡创新创业典型、农民合作社领路人等乡村振兴主力军,引领产业发展。成立卫生、教育、农业、企业、法律、文化等六大人才服务团助力乡村振兴。选派86名科技人才组建科技特派员服务团,实现全县271个村全覆盖。
2022年以来,科技服务团服务农户5000余户,服务企业或合作社等216个,创办领办企业和合作社2个,引进新品种20个,推广新技术26项,建立示范基地32个,培养农村技术骨干180人,举办各类培训73场次,培训2500余人次,帮助群众增收130余万元;开展送教下乡、法治宣传、“庭院送法”、义务体检、文艺演出等活动367场次,服务各类群众36000余人次。
洋县康原生态农业有限责任公司免费为槐树关、龙亭、马畅等3个镇10个村302户农户提供有机红薯、稻谷种8000公斤、有机肥料100吨,邀请专家开展4次技术培训,吸纳脱贫户进厂务工10人,人均年收入1.8万元。
此外,洋县还制定《优秀人才选拔管理办法》和《人才签约项目及引进优秀专家团队遴选奖励办法》,利用“柔性引才”的方式先后聘请180余名高层次人才担任经济社会发展顾问,破解农业发展中的困惑与难题,通过事业单位招聘、高层次人才招聘和公务员招录242人,为洋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人才活水。
在各类“土专家”“田博士”指导下,洋县培育出猕猴桃、中蜂、食用菌等产业示范村65个,产业示范园(带)、示范点98个,农村产业发展的势头一浪高过一浪。
洋县关帝镇乡土人才郭乾鼎带领村民发展厚朴近3万亩,占全村山林面积的42%,人均50多亩,年总收入稳定在300万元以上,被誉为“陕南厚朴第一村”,实现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目前,全村年收入达到5万元以上的有40多户,靠厚朴致富的有11户,一批种植大户先后涌现,收入最多的达到20万元。许多村民致富后建起了楼房,买了汽车,成为乡村振兴的带头人。该村还建成了厚朴产业园区,拓宽了园区道路,促进规模化发展。为增加附加值,该村成立了厚朴经济专业合作社,购买了切片机,对原来的桶皮进行深加工,延伸了产业链,每公斤增值可达1.5元以上,合作社还为群众销售提供便捷通道,群众收入逐年提高。
人尽其能,尽其用,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据悉,洋县将继续深化人才培育和引进计划,加快产业规模化发展,为乡村振兴赋能加速。